通讯员 王慧婷
泰安市财政部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,确保政策资金充分发挥效用,降低企业综合社会成本。强化产业链“聚集优势”,实现产业链提升与营商环境优化“相融相促”,推进稳就业、稳经济。
政策资源用在“刀刃上”。一手抓“政策惠企”。印发《政策实操指南》、开辟“绿色通道”、开展“送政策上门”等活动,切实为企业减负让利。1—10月,各项税收优惠合计减税115.19亿元。一手抓“资金纾困”。设立1亿元应急周转资金池,截至10月底,已为14家企业提供过桥资金2.28亿元。为818户市场主体减免租金2105万元,为1.39万余家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17.71亿元。为市场前景好、信用度高的工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,截至10月底,共完成新增担保金额25.35亿元,实现在保余额30.5亿元。
集聚创优强化“产业链”。产业基金精准投放。100亿元的重点企业财源建设基金已完成五批,累计投资额62.75亿元,支持了28户企业的32个项目。目前,前4批被投资企业利润平均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以上。招才引智基金累计兑现1.14亿元。加快60亿元工业发展基金的组建运营,支持重点产业发展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。与鲁商集团合作,组建总规模10亿元的医药并购基金,推动特色产业发展。设立3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,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、产业链提升、产业布局调整等领域。强化资金扶持稳外资稳外贸。今年以来共支出资金1692.46万元,支持引导外资企业、进口导向型企业和高质量贸易企业来泰投资。
提速增效推进“放管服”。大幅压减融资担保审批流程。市属泰山融资租赁公司已通过线上方式,为泰安市企业提供融资租赁资金10.7亿元。优化政府采购流程。7月1日起,供应商在一地注册即可线上参与全省商城采购活动,采购合同签订时长由30日压缩至10个工作日。提升财政评审工作效能。积极推进容缺评审,仅需项目单位提供预算控制价、施工图纸便可受理业务,并及时进入财政评审程序,大幅压减评审时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