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讯员 赵洁
“30多年来,我凭着自己的好水性,先后从水里救过16个人,义务参与打捞溺水人员40多次。”近日,在新泰市志愿服务工作推进大会上,“中国好人”赵利的发言,引起了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。
今年53岁的赵利,是新泰市青云街道管家洼村一个普通的农民。 中等个、黝黑的面庞,赵利和所有普通人一样,过着普通的生活。但“山东好人之星”“山东年度十大好人”“中国好人”“山东省道德模范 ”……厚厚一摞烫金证书显示着赵利不平凡的精彩人生。
赵利晚上在水面上打捞施救“看到有小孩子落水,出于本能,不能不管。被救的小孩子很懂事,离开时,他还叫了我一声叔叔,并说‘谢谢您’。那一刻,我心里感到热乎乎的,很有成就感!” 谈及第一次救人的经历,赵利打开了话匣子。
让赵利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990年腊月,一个妇女在湖边玩时滑入青云湖中,赵利赶到后来不及脱衣服就跳进冰冷的水里。由于那时候赵利水下救人的经验不丰富,营救非常困难,使尽了浑身解数才将她推到岸边。上岸后,赵利体力不支加上全身冻透,直接瘫在了地上,最后还是村里人抬回家里。当天夜里,他就发起了高烧,输了好几天液才退下去。 “一想到自己这点伤换来的是一条人命,一个完整的家庭,心里就舒坦了。”
单纯救人不是难事,难的是打捞溺水人员,所以打捞前首先要克服心理压力。赵利年轻时遇到这种事也害怕,村里年纪大的就给赵利说:“你这是做善事,所以不用怕。”后来遇到这种事多了,赵利的胆子也就练出来。
2017年,隔壁村一个村民因游泳溺水身亡。赵利当时在现场参与打捞了6天,尸体捞上水面后,大伙谁也不敢往跟前凑,赵利让人划船跟在身后,自己忍着扑鼻的臭味把他拖上岸。
从17岁第一次义务救人,到今天30多年了,村里人问他图什么,自己就不怕死吗?赵利回答:“啥也不图!一遇到有人落水的情况,根本就来不及多想,生死关头,你一犹豫,可能就是一条人命。”
关于救人,赵利能坚持这么多年,也离不开家里妻子的支持。每次救完人回去跟她一说,她最多说两句“一定要注意安全”,从来就没拦过赵利。赵利父亲因糖尿病以及并发症双目失明,再加上腿部残疾和癫痫常年卧床不起,一直都是赵利夫妻两人照顾。四年前,赵利弟弟因病去世,临终前把一家人都托付了给了赵利。妻子尽心尽力帮赵利照顾老人起居,洗衣做饭,无微不至。为了救人,赵利有时候好几天不着家,她就一个人把这一大摊子担起来,从来没有抱怨过。因为孝敬老人,去年赵利妻子也被评为了“山东好人”。
赵利与新泰市同舟公益救援服务中心志愿者成功从水中打捞出尸体2020年8月,赵利牵头组织成立了新泰市同舟公益救援服务中心,弥补了新泰市水上公益救援的空白。半年时间,队员注册人数超过200人,协助搜寻25名走失人员,救援行动也逐步扩大到平邑、兖州等周边县市区,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赞扬和肯定。谈起以后打算,他憨厚的说道:“把我这么多年的救人经验传给队员,争取救更多人。”